3月28日晚,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岩博士后、陶扬博士应邀到我院开展学术讲座。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我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教授,副院长穆肃教授,特聘副研究员刘晓红老师及全体学生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张缨斌老师主持。
图1 主持人介绍嘉宾信息
王一岩以《围炉煮茶,与同侪共话论文写作》为题,结合个人学术历程,将学术生涯划分为“摸索期”“沉淀期”“困惑期”“突破期”等多个阶段,分享各阶段的关键挑战与应对策略。他提到,学术研究需兼具“清澈的热情”与“持久的韧性”,尤其在论文选题迷茫、论文写作受挫时,更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探索并突破瓶颈。此外,王一岩还强调了论文写作需注意“选题精准性”“逻辑严谨性”与“学术规范性”,建议青年学者要从政策热点、实践问题或技术趋势中提炼选题,并注重“单刀直入”的价值。
图2 王一岩作学术讲座
互动环节中,现场研究生踊跃提问,王一岩逐一解答。他建议,青年学者可通过构建“选题库”、追踪前沿报告、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拓宽视野。对于学术与生活的平衡,他提出“保持规律作息”“培养兴趣爱好”等建议,并鼓励大家将学术研究视为“与世界的对话”,在探索中实现自我价值。
图3 互动环节学生踊跃提问交流
陶扬博士以《在团队的沃土中,苔花悄然绽放》为题,分享其在IF I DO(现AIED)团队的成长历程。作为团队2018届本科毕业生,她回顾了本科阶段参与推文撰写、课题申报、书籍编写等基础性工作对其学术能力提升的深远影响。她特别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认为团队中同门互助的精神是她热爱学术的重要动力,并寄语学生“以清澈的学术热情深耕团队沃土,在团队协作中挖掘无限潜力”。
图4 陶扬作学术讲座
讲座尾声,胡小勇作总结发言。他对王一岩的方法论分享与陶扬博士的成长故事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两位嘉宾诠释了“知行合一”的科研精神,为团队成员树立典范,并代表研究院向嘉宾致以诚挚的感谢。
图5 总结发言
最后,穆肃为王一岩颁发纪念礼品,胡小勇向陶扬颁发象征“回归团队沃土、深耕学术之林”的“种树证书”,勉励团队成员要以团队为根,向下扎根信念,向上生长成果。
图6-7 颁发纪念礼品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学术讲座反响热烈,参会师生表示获益良多、深受启悟。未来,研究院将持续邀请优秀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助力师生开拓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图8 现场师生合照留念
编辑:林郁茵
责任编辑:钟荧妮、吴佳慧
初审:李艺凡
复审:刘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