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研创新主题研修活动(二)顺利举行

2024年10月31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研创新主题研修活动(二)在线上顺利举行。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广东第二技术师范学院“教师数字素养”虚拟教研室、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慕课团队、番禺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研究项目组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谢雅淇、广州华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李世平、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副教授乐颖、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教师舒莹以及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成员等在线出席。本次活动流程为主题分享、课题分享、专家点评和交流答疑,参会人员共同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研创新,与会者踊跃交流,气氛活跃。

图1 活动海报.jpg

图1 活动海报

图2 参会人员线上合影.jpg

图2 参会人员线上合影

谢雅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创新应用与课题申报技巧》为题,围绕课题申报书的撰写框架展开分享。她详细讲解了课题申报书的核心内容、关键要点及撰写技巧,并针对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图3 谢雅淇作《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创新应用与课题申报技巧》分享.png

图3 谢雅淇作《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创新应用与课题申报技巧》分享

李世平以《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师范教育智慧课堂研究》为题,着重分享了课题申报书撰写的过程,包括确定选题、研究设计、整理格式、优化表达等方面,同时强调了人机协同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智慧才是教育应该去追求的最终目标。

图4 李世平作《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师范教育智慧课堂研究》分享.png

图4 李世平作《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师范教育智慧课堂研究》分享

乐颖分享了题为《如何人机协同完成课题申请》的申报案例,从设计框架、确定选题、提供帮手、课题规范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科研。最后她呼吁教师需遵守课题申报规范,学会使用AI检测器等工具展开负责任的科研。

图5 乐颖作《如何人机协同完成课题申请》分享.png

图5 乐颖作《如何人机协同完成课题申请》分享

舒莹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以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为探索基地》的实践案例。她指出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并提出“把握方向定好调、交代清楚好执行、人机协作保质量“三个原则,从而高效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图6 舒莹作《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以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为探索基地》分享.png

图6 舒莹作《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以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为探索基地》分享

在交流指导环节中,谢雅淇对老师们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和科研的态度与实践给予了肯定。她建议教师在课题申报中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真问题,平衡研究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至此,活动圆满结束。本次交流会议旨在为教师提供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科研的全新思路和方法,鼓励教师积极拥抱新技术,注重人机协作,推动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处。



编辑:刘桓秀

责任编辑:吴佳慧、钟荧妮

初审:王莹莹

复审:张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