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是教育事业能否实现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携手培养一批学校数字化转型领导力强的“领头雁”,打造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有示范影响力的基地学校群。3月1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广州市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十百千万”人才培养之基地校领军人才科研品牌建设指导启动会。广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级调研员林平,广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彭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副院长穆肃,教育部“国培计划”首席专家钱扬义教授,市电化教育馆应用推广部管思梅主任、罗航老师,26位基地校团队带头人,研究院教师吴迪华、崔蓓,以及项目助教团队负责人黄婕等人现场出席。会议全程网络同步直播,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成员、《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慕课学员以及各级各类教师在线出席了启动会,通过线上直播间观看会议的人数最高峰时达6089人,反响热烈。会议第一阶段由彭斌主持。
图1 广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级调研员林平致辞
林平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变革的主旋律,希望通过该项目培养一批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顶层规划与实施方面的领军人才,引领广州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的发展方向与实践探索打造数字化赋能教育示范影响力强的基地校品牌群,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引领,从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胡小勇在项目方案介绍过程中,阐述了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及建设理念。研究院自发文成立以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响应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和强师计划要求,与深圳优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等校外企业合作携手共建“乡村智能教育支撑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产学研基地”“师范生智能实训关键技术与场景示范产学研基地”,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以云端优质教育资源助推乡村教育振兴,创新师范生精准培养、智能指导工作。而后,他对整个项目的开展方案展开说明,详细讲解了研修方式,学习规则、研修内容与成果等内容,表示本项目将围绕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培育区的定位,以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为愿景,推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改革研究,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应用,建设一批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专家教师队伍,协助打造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优质案例,建设一批全国引领、广东示范、广州特色的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基地品牌。项目未来将以专题和活动为单位组织活动,理论方法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强调“真”、强调“实”,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重视交流和反馈,促进高质高效的学习。
图2 胡小勇介绍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展历程及本项目的开展方案
学员代表番禺区实验小学校长关绮雯在发言中表示,本次研修项目瞄准智慧教育的发展前沿,从国际化的视野来审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体现了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习内容包含了包括智慧教育生态及场景搭建、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化评价等,是一次面向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的精准式学习,有助于各基地校发挥领军人才的辐射作用,推动智慧教育向前发展,走好技术赋能教学领军人的人才成长之路。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副校长卜晓薇在发言中表示,信息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目标制定,学习空间打造以及教育评价体系修改,教师培训方式提升等各方面的工作,最终形成一个一体联动的生态系统。本次项目虚实结合,既有理论升华高度,又凸显实操经验价值,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全体基地校必不负期待,为广州教育的腾飞砥砺奋进,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更为优秀的智慧教育体验。
钱扬义作主题为“校长引领教师深度教研的‘1+8套餐’品牌项目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首先,钱扬义从教师成长故事入手,表示讲台是教学的前台,课堂是教研的舞台,要把教学中的问题变成教研中的研究主题,并说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历经“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建构”三部曲,最终实现从“教师——名师——教育家”的三级跃迁。接着,钱扬义从一堂公开课出发,说明在准备公开课时,最终希望能形成的是8个成果,即公开课的“文献综述”、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公开课的“说课PPT ”、公开课的“讲课PPT ”、公开课的“学案”、公开课的学习效果“测试题”和“5点量表”、公开课的“微课”以及公开课的“教学论文”,并进一步帮助学员厘清教学研究思路,分享了如何形成文献综述、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8个微研究的技巧。本场讲座在理论建构上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在讲解具体方式技巧时又做到鞭辟入里、深入浅出,令现场学员无不感到受益甚深,启悟良多。
图3 钱扬义作专题讲座《校长引领教师深度教研的“1+8套餐”品牌项目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讲座结束后,所有学员前往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参观教育人工智能设备最新研发成果,胡小勇为学员们重点介绍了“乡村智能教育支撑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产学研基地”对于振兴乡村教育的支撑作用,以及“师范生智能实训关键技术与场景示范产学研基地”开发的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智慧实训系统,这两个基地的研发成果为破解当前教育所面临的一些痛点、难点问题,贡献了华师智慧与华师方案。现场学员直观了解到了教育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和设备的具体运作模式,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图4 胡小勇向林平、彭斌介绍“乡村智能教育支撑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产学研基地”研发成果
图5 胡小勇向学员演示“师范生智能实训关键技术与场景示范产学研基地”智能教育设备
下午的研修活动首先进行的是破冰环节,在华南师范大学陈欣然老师的主持下开展。破冰游戏通过精神设计,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相关内容融于其中,既能帮助学员们学习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和政策要点,又增进了学员之间的情感、拉进彼此距离,营造了和谐融洽的群体氛围。
图6 全体学员用“团结之火”迅速破除“初识之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面向新时代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学校发展,规划先行,明晰发展方向,聚焦重点领域,方能谋变求新,开创新境,研修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基地校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发展规划展示及研讨,由穆肃主持,学员代表南沙小学副校长邹俊及绿翠现代实验学校校长叶仕斌汇报发展规划。邹俊以《数智赋能,智慧生长》为题,从智慧教育的发展基础、内涵发展、工作保障和与预期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汇报。他认为,教育是动态的,理性发展人与技术的关系,把握教育规律,用好技术手段,凝聚各方力量,才能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叶仕斌以《高质量赋能教育在智慧学校的深度探究》为题进行汇报,并认为规划应该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重构与改造赋能教学要素,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五育并举”和“双减”改革,减教师之负、学生之负,增课堂之效、评价之效。
图7 南沙小学副校长邹俊汇报发展规划
图8 绿翠现代实验学校校长叶仕斌汇报发展规划
穆肃对两个基地校的发展规划进行逐一详细点评,并讲解发展规划应如何进一步优化完善、落地执行。她指出,规划是为了达成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方案,规划的目标应服务于学校整体的发展愿景,各板块内容应做到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区分规划内容逻辑顺序与实际工作的安排次序,处理好轻重缓急的关系,将规划内容逐一落到实处。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复盘,及时纠偏和修正执行方式。每位参与本项目的校长都应该利用发展规划的制定,深化对自己学校的认识和理解,对学校现状的利弊长短加以分析并积极应对,明确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图9 穆肃指导撰写基地校发展规划
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塑造未来,本次“广州市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十百千万”人才培养之基地校领军人才科研品牌建设指导活动”启动会暨第一次研训指导活动的圆满举办,对于广州市引领打造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示范性基地学校群有着重要的意义。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与关键所在,当“引领者被引领,教育者受教育”,校长本身成为具备教育数字化转型强大领导力的“领头雁”,将可以进一步辐射、引领所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有助于广州市建设面向未来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有效助推广州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
图10 研修活动全体嘉宾和学员合影留念
转载自华师新闻网:https://news.scnu.edu.cn/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