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日,第二十一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2022)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承办,《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等专业学术期刊共同协办。会议以在线直播形式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转型与创新:面向未来的教育、技术与学习”,聚焦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与思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主持了论坛开幕式环节,作特邀专家报告,并做论坛闭幕式致辞发言。我院副院长穆肃作嘉宾学者报告,博士研究生周德青、硕士研究生李婉怡和张锚作青年学者研究分享。
图1 第二十一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胡小勇在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转型,何以为师?》为题的特邀专家报告中,阐述了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并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即教师应主动提高“学科素养+信息素养”双核能力,养成智能教育素养,努力成为智能时代好教师。最后,胡小勇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教师智能培养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展的全过程、广覆盖、多要素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四个方面开展的教研共同体建设,并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携手迈向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
图2 胡小勇教授作特邀专家报告
穆肃作《智能时代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与趋势》嘉宾学者报告,从智能时代教育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出发,解释了为什么智能时代需要新一轮的教学变革,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需要实现培养目标、学习过程、教学模式、学习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创新,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可以胜任未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能自主学习、能自我发展的人。穆肃强调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学习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教学理念,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培养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并介绍了我院“师范生智能实训关键技术与场景示范产学研基地”和“乡村智能教育支撑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产学研基地”的场景案例。
图3 穆肃教授作嘉宾学者报告
周德青作《基于学习过程数据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研究》青年学者研究分享,针对如何运用学习过程数据评价在线开放课程这一核心议题,对课程质量评价基础框架、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课程案例的质量评价实践进行深入探索,以实现从“用户体验”、 “课程应用”和“循证”作为切入点来支撑课程质量的评定。周德青指出该项研究主要取得三方面的成果:一是构建了基于学习过程数据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基础框架,为在线开放课程质量的评价提供了评价思路;二是设计了基于学习过程数据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在线开放课程质量的定量分析与计算;三是进行了学习过程数据驱动在线开放课程质量的评价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图4 博士生周德青论文分享
李婉怡作《师范生智能技术应用素养培养现状研究——基于广东省1029名师范生的调研》青年学者研究分享,阐释了研究的重要性,梳理了师范生智能技术应用素养培养的研究现状。报告分框架设计、现状调研、对策提出三个章节,重点回答了四个研究子问题,分别是师范生智能技术应用素养内涵框架包含的内容、师范生智能技术应用素养培养的现状、师范生智能技术应用素养的问题归因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智能技术应用素养。最后,李婉怡强调要从理念革新、服务优化、评价升级和牢固意识四个方面来优化师范生智能技术应用素养的培养。
图5 硕士生李婉怡论文分享
张锚作《新文科背景下教育技术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探索》青年学者研究分享,以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育传播学》为例,以坚持新文科建设守正创新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与模式创新这三个角度切入,从新目标、新手段、新内容、新方法、新机制、新队伍六个方面进行了课程的建设探索,并强调该研究对于专业创新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卓越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图6 硕士生张锚论文分享
学院三位汇报学生的论文均被评为论坛“优秀论文”,展现了我院青年一代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潜力。
图7 学院学生论文获“优秀论文”
本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背景下,聚焦前沿、热点,观点异彩纷呈,实时在线观看超3.2万人次,圆满达成会议目标,对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激励广大同行学者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促进教育创新,以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贡献。
图8 国内外特邀专家合影
编辑:陈孝然、睢慧
责任编辑:黄漫婷、黄颖
审核:吴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