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粤教人函〔2021]8号),共评选出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165项,包括特等奖15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100项。其中,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教授荣获一等奖,同时指导培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近五年来我院指导全省相关区校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屡获佳绩,成果培育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自2018年至今,累计荣获及指导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研究院近年指导培育的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列表
胡小勇作为《网络环境下的区域教研变革实践》项目区域教科研网络共同体,积极探索了学科资源建设应用的新途径,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科团队的成长,整体性提高了教师教育质量,效果显著。
图1 指导培育2018年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胡小勇作为《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实践》主持人,针对“传统教研模式失效、供给失衡、帮扶失准“难题,以实现教师队伍“集群化协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构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区域信息化教研“3融1主N创“新形态模型、教师集群式高质量发展的双协同机制以及面向教师信息化教研综合素养的精准帮扶策略。该成果联合中央电化教育馆相关部门,结合“五化“实践策略形成了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了教师队伍的集群化高质量发展,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转载或报道,影响广泛,获得好评。
图2 主持荣获2021年度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自2016年来,胡小勇指导顶层设计《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并作为核心成员指导《一核两翼赋能区域教育教学“高-精-新”融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该成果采用问题导向、高校协同、学校联动的机制,构建了具有“高-精-新”(高位教育发展、精准化服务、教学模式创新)特点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体系。近五年越秀区被指定为教育部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培训班教学观摩区,获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等数十项市级以上奖励,被权威媒体报道,影响广泛。
图3 指导培育越秀区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穆肃作为《三基四联、技术赋能:帮扶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省实经验》项目核心成员,指导省实助力薄弱学校的专业发展。本成果提出“多维协同技术赋能”帮扶薄弱学校发展模式,借助广东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领头羊”的作用,助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地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图4 穆肃作为项目核心成员指导培育2021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穆肃作为《文化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项目核心成员,积极指导推动信息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该成果针对信息技术课程重技术轻文化,教学重技能训练轻精神内涵实质理解等问题,为培养具有中国心和能制造中国芯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信息技术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成果得到《广州日报》等专题报道,示范辐射效果优良。
图5 指导培育2019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胡小勇作为《“四元联动-技术介导”: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践》项目核心成员,指导助力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型的构建。该构建“‘四元联动-技术介导’精准教学“的解决方案,并形成了支持教师精准教学的内容分析(C)、目标设定(O)、学习评价(A)、流程设计(P)的“COAPT”策略体系,从“研-备-教“生态链视角开发了“平台-资源-范式“的一体化精准教学支持服务系统。
图6 指导培育2019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胡小勇教授做为华南师范大学首批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三年来共指导基础教育访问学者5人,培育指导访问学者或其所在学校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
图7 胡小勇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及基础教育访问学者合影
其中包括,东莞中学李敏教师作为《中小学科技创新课程“三层三类“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的研究》主持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作为《活动化·课程化·项目化·品牌化——中小学“四化“创客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成员,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广州华侨中学庄小云教师作为《面向问题解决能力的高中信息技术“四级四化“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广州中学陈艳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同时作为《生命教育视域下“四元联动“智慧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主要成员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图8 李敏作为主持人获2021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图9 李敏作为项目成员获2021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图10 庄小云作为项目主持人获2021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图11 陈艳萍作为项目成员获2021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