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10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带领团队为实验校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开展为期3天的“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智能研修指导,旨在推动北区学校数据驱动的教育教研模式创新,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进一步推动其“评价立校与未来学校”办学主张的长足发展。北区学校12个学科教师的共计158人参与研修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指导形式,学习与挑战并存,理论与实践互证,受到实验校的一致好评。
图1 研修海报
8号,胡小勇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讲座上,立足时代背景、联系教育使命、解读国内外“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兼顾五个维度,指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教育变革、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要感知智能教育发展,关注国家政策的导向,与时代发展潮流同向而行,深思智能教育的教师角色定位,补习智能教育知识,并警惕数据投喂,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深入浅出之间引人深思。
图2-3 胡小勇教授讲座
9号,我院特邀江苏师范大学杨现民教授带来《中小学教师数据思维及其应用场景》专家讲座。杨现民从国家战略出发,解读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六大核心素养,指出大数据驱动教育变革与创新,未来学校以数据为基,为松山湖北区学校数据驱动的“未来学校”实践提供了方法指引。
图4-5 杨现民教授讲座
此外,我院指导团队理论方法与学科实践并行,开展活动型研修工作坊指导。其中,曹宇星副教授进行《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集体专业成长》的主题分享。从“互联网+教研”新特征出发,结合在线教研活动案例讲解,深入介绍学校评价机制创新、校本研修实践以及校本研修工具资源获取等方面的内容,为实验校老师提供了互联网教研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图6曹宇星副教授讲座
在研修过程中,采用分学科分组研修的实践形式,开展“制作学科精准教学设计方案”主题工作坊,介绍了精准教学视角下教学设计的关键转变案例,并分步式引导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优化与迭代。
图7-8“制作学科精准教学设计方案”活动现场
在研修过程中,研究院还依托与松山湖北区学校合作项目,针对其“一脑五平台”应用特色进行实地调研,针对性地开展了“如何组织在线听评课与设计学科精准教学评价”的研究诊断,帮助实验校明晰借助智慧研修平台开展听评课的流程与方法、数据解读分析的技术与原理,以及优化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步骤,教师们积极参与其中,分组研讨热烈。
图9-10“组织在线听评课与设计学科精准教学评价”的活动现场
图11 六组教师汇报图片
在活动总结阶段,胡小勇期待北区学校发挥软硬件平台优势和专业队伍力量,在未来学校发展上领航创新,也期望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松山湖北区学校开展更多的紧密合作。
图12 胡小勇总结发言
至此,为期3天的“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智能研修指导圆满结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面向智能时代的教师高质量发展要求,基于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实验区校的精准指导,助力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13“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研修合照